最后,由于不断被人质疑他的这篇报道,Ian Young目前已经在他的社交账号上表态,称他“没有★◆”暗示《环球时报》的记者在指使那个视频博主加拿庭的意思。
但奇怪的是,Ian Young却在他的报道中刻意突出了这么一件事:这个违规拍摄的法庭视频,被身为中国政府官媒的《环球时报》的一名记者转发了。
如下图所示,在这篇《南华早报》驻加拿大记者Ian Young撰写的报道中,虽然他似乎是在说一名生活在加拿大的视频博主涉嫌违规拍摄了加拿庭大楼的事情,可他却不仅在标题中可刻意突出了那名视频博主的观点比较“亲华”的情况,而且他还在报道摘要中的第一句话里着重强调说那个涉嫌违规拍摄法庭大楼的视频■■★■,被《环球时报》一名记者转发了■★■。
但那段视频,除了意外拍摄到了一小部分加拿庭可能禁止拍摄的法庭公共区域外,没有任何◆■★★★★“非常不寻常■■◆■★”的地方。其观点都是孟晚舟案中的各方早已在舆论场上公开表达过多次的观点了◆■★■。
至于那他为何要在报道中突出《环球时报》的记者转发视频的事情★◆,他则辩称这是因为“一个中国官方媒体的记者,转发了一个关于孟晚舟案“非常不寻常”的视频■■◆◆◆,而且这个案子是影响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关系最重要的案子■◆★★”。
至此,相信任何一个不明真相的读者在看了Ian Young如此明显的“引导◆★■★■”后,都很可能会产生一种认知,认为那个涉嫌违规拍摄加拿庭大楼区域的外国博主,与这个中国官媒的记者有关联★■■■。而在加拿大一些媒体天天炒作中国在“渗透★■◆”加拿大的舆论氛围下,这甚至会让人以为这名博主是受《环球时报》记者指使在★★“渗透”加拿庭。
其次,《环球时报》的那位记者目前也已经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讲述了她转发这段视频的原因:因为她不在温哥华当地★◆★■◆,无法参与庭审■★◆◆★◆,所以只能从社交媒体上搜集参加了庭审的人给出的线索,因此才转发了那段视频,作为报道所需要搜集的资料。
(图为反感特朗普的美国记者Aaron Rupar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转发美国总统特朗普攻击总统竞选对手拜登的言论。这当然不代表他认可特朗普的言论,只是在展示特朗普的这种说法)
就连那位涉嫌违规拍摄加拿庭的视频博主,也觉得这名记者的操作很奇怪■★,怀疑他就是想通过这种行为方式◆■◆■■,来对读者进行某种■■◆“暗示■◆◆★”。
这也是新闻记者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操作了◆■■■◆◆。实际上,很多反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主流媒体及其记者,也会经常转发一些特朗普的言论,这当然不代表他们支持这些言论,而是为了先记录下来再慢慢观看和分析,又或是为了将对方的言论报道出来。
之后,这个Ian Young在他的报道正文的第三段不仅再次突出了《环球时报》记者转发了那段视频的事情◆■★,还将记者的名字也挂了出来。另外,他还在此处强调说★◆“该记者为中国政府的《环球时报》工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Ian Young对中国也一直存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比如去年他在报道加拿大高校中内地学生和支持乱港分子的学生的冲突时,就曾刻意丑化内地学生◆■★■,并将支持乱港分子的人描绘得特别高尚。
所以■★■◆◆■,《南华早报》的记者Ian Young在他的报道中刻意突出《环球时报》记者转发那个视频博主内容的做法,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在故意◆■◆“带节奏”◆★■■■★,想在那个视频博主的行为和环球时报记者之间凭空建立某种并不存在的观点,暗示某种◆★★“阴谋论”★◆■★■。
可事实当然并非如此。首先★■◆,从那位视频博主的视频内容来看◆◆◆■■,他其实是作为一个刚刚旁听了庭审的观众,在表达着他对于孟晚舟案的一些看法■◆■◆。只不过他在录制这段视频时人还在离开法院的路上■■◆★,因此他不慎拍到了一些可能不被法庭允许拍摄的区域★★★◆■,哪怕这些区域也只是法庭外的一些道路和公共走廊,而不是法庭内部的场景。
不过■◆■★◆★,这篇文章与孟案本身没什么关系★◆■,而是宣称有个生活在加拿大的视频博主■■◆★★★,在他自己制作的一段介绍孟晚舟案的视频节目中■◆◆■,违规拍摄了审理孟案的法庭大楼的区域■★。
今天,香港《南华早报》驻加拿大分社的记者Ian Young在该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华为高管孟晚舟案的文章★■◆■。